• slider image 52
  • slider image 56
  • slider image 57
  • slider image 58
  • slider image 59
  • slider image 60
:::

0-0-2-44 椗鉤錠鉤是碇鉤

錠鉤嶼位於大山嶼東北方海上,是澎湖縣玄武岩自然保留區之一,因外形酷似「船錨」,故稱為錠鉤。又如沙港村有一地名「椗頭」,此地乃海邊船隻拋椗之處,故曰椗頭(椗頭或錠頭)。錠鉤嶼,透過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《臺灣文獻叢刊資料庫》檢索清代方志,以椗鉤嶼稱之者16條,例如:杜臻之《澎湖臺灣紀略》,林豪之《澎湖廳志》。以碇鉤嶼名之者,如《福建通志臺灣府》。以錠鉤嶼者有6條,如高拱乾,《臺灣府志》曰錠鉤嶼(嶼產紫菜,澎民常往採焉)。椗鉤、碇鉤與錠鉤,皆是船錨,也代表船錨不同的材質,有石製、木製與鐵製等。

康熙53年(1714) 陽曆4月3日(陰曆2月19日), 法國籍耶穌會教士馮秉正(Moyriac de Mailla) 、雷孝思 (Jean-Baptiste Regis) 、德瑪諾、(Romain Hinderer)三人奉康熙皇帝之命,自廈門(Emoui)出發前往澎湖與台灣。其目的是地理考察並繪製皇輿全覽圖。馮秉正提及:「他們的錨也不向我們是用鐵做的,而是用一種很重很硬的木做的,他們稱為Tiemou亦即鐵木,他們認為這樣的錨比鐵錨好。據說鐵製的容易曲折,他們用的卻不會有這種情形。」

從馮秉正的觀察,當時的漢人船隻多以鐵木製錨,鐵木也就是鐵力木(學名:Mesua ferrea)為胡桐科鐵力木屬下的一個種,也拿來做為船舵(柁)。徐葆光的《中山傳信錄》:「柁以鐵力木為之,名曰鹽柁,漬海水中愈堅」,又「椗大小各二,大者長二丈七尺,小者長二丈四尺;皆寬八寸及七寸。形如「个」字:皆以鐵力木為之。椗上棕索二條,長一百托,圍一尺五寸(按字書:『碇,錘舟石也;與矴同』。無「椗」字。今以木為之,故俗字從木) 」。朱仕玠《小琉球漫誌》:「矴以鐵力木為之,頭矴重七八百斤,以次遞殺。巨舟四矴,次三矴、二矴,下鉛筒約四十餘尋。」《臺灣輿地彙鈔》:「矴以木為之,長丈餘;末有兩齒如鹿角,繫以長絙而遠布之泥淖中,船即止。」

明清之際,船隻之船錨多以鐵木製成,以其不易曲折之故。故而澎湖錠鉤嶼於清代方志多稱之椗鉤嶼。

許玉河/20201119


:::

雷達回波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