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lider image 52
  • slider image 56
  • slider image 57
  • slider image 58
  • slider image 59
  • slider image 60
:::

0-0-3-3 七美扶鸞的歷史

七美森法殿主祀城隍爺,城隍爺的信仰源自大正8年(1919)媽宮方府城隍出巡八罩,大嶼善信專程至八罩恭請方府城隍蒞鄉巡行,方府城隍驚覺大雨陰氣太重,鬼影幢幢,遂上奏玉帝敕令襲府城隍長駐整頓。襲府城隍初到大嶼皆以鸞筆指示,至1921年始採乩童許閏。1923年起,襲府城隍歷經大小戰役,始肅清鬼魅,並將鬼魅葬於東湖石敢當祭壇之下的海岸。城隍爺起先被供奉在玉蓮寺前殿的天井中,不過因玉蓮寺觀音菩薩屬佛教,城隍為道教,祭祀時牲禮一則以葷,一則以素,有所扞格。在民國64年(1975)信眾乃商議遷到現址另行建建廟,即今森法殿。森法殿由方府城隍開基,襲府城隍繼之,目前則由徐府城隍掌理。

日治時期,玉蓮寺稱為觀音廟,大正15年(1926)觀音廟曾經發起改建,《澎湖廳報》大正15年4月29日刊載:指令高警保第1117號,望安庄大嶼觀音廟修繕募集,自大正15年4月29日至大正16年4月28日為期一年。預計募集金額950圓,募集者臨濟宗布教師兼廟守張碾。張碾曾於二次戰後擔任七美鄉鄉長,日治時期的張碾除了是臨濟宗布教師兼觀音廟廟守之外,也同當時馬公齋友呂豪傑、觀音亭住持蔡德修等有所往來,亦加入南瀛佛教會為通常會員。其次,日治時期,不論是馬公觀音亭或是城隍廟皆曾創立鸞堂扶鸞濟世,七美扶鸞的源頭若非來自於城隍廟就是來自於觀音亭。依據森法殿副主委邵樹目(1941年生)先生所述,扶鸞持續至1970年代初期,然鸞筆沙盤今不復見。

茲將〈森法殿碑誌〉抄錄於后:

城隍爺職司現世到來世一切善惡賞罰審理工作,加以明察秋毫、公平賞罰,深得善信敬畏。本殿主祀襲府城隍,沿自民國八年(己未)媽宮(馬公)方府城隍赴八罩(望安)視察,大嶼(七美)善信專程至八罩恭請方城隍順道來鄉巡視,途中驚現大嶼陰氣太重,治安欠佳,遂上奏玉帝敕令襲府城隍長駐整頓。龔城隍到任之初皆以扶鸞降示,民國十年(辛酉)始採乩童許閏。民國十二年(癸亥)開始整頓,歷經多次戰役,終使善信免過恐懼生活。

本殿原與玉蓮寺同址,現址於民國六十二年(癸丑)三月動工興建,民國六十四年(乙卯)八月竣工安座,建廟伊始,囿於經費,一切就簡歷經數十年風雨摧殘,已破舊不堪。經許法、許清心、陳德元三位前後任董事熱心奔走勸募,終在民國九十年(辛己)六月動工修建,民國九十二年(癸未)四月竣工安座,此間感謝各方善信鼎力捐助,得以順利完成修建工程,功德無量。謹識。

森法殿修建委員會
董事長陳德元暨全體委員
中華民國九十二年歲次癸未梅月吉旦

許玉河/20200928

 

 

 


:::

雷達回波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