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lider image 52
  • slider image 56
  • slider image 57
  • slider image 58
  • slider image 59
  • slider image 60
:::

0-0-2-12 護我耕牛

在我還未出生前,家裡有養牛、養豬、養雞。後來,母親一個人無法照料這麼多牲口,漸漸的牛沒了、豬沒了,最後連雞也不養了!但是,小時候母親總是說:玉河,長大後不可以吃牛肉。我問:為什麼?母親緩緩說道:「牛與人一樣懷胎十月,吃牛肉不道德;而且吃牛肉會讀冇冊;牛為我們工作耕田,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。」我聽了點頭如搗蒜.......可是,國中畢業和老爸到高雄逛六合夜市,神戶牛排狼吞入口,忘了老媽的諄諄教誨。

牛,在過去的農業社會,確實如同家人一般,甚至於比家人還重要。民國40年代,澎湖縣政府制定保護耕牛宣傳週,設立耕牛保護站:「限制屠宰耕牛、耕牛登記檢查與輓車牛隻保護」等政策。屠宰公會在宣導周期間自動停宰,並勸導民眾節食耕牛。

澎湖居民,多在每年在春雨過後開始耕種花生,鄰居之間總會互相幫忙。由於並不是每一戶人家都有耕牛,因此耕作的模式乃由飼養牛隻的家戶開始犁田播種,待完成後,再移往下一戶人家。通常可以在一個星期之內完成耕種。耕種期間,這些家戶則共同提供牛隻所需的飼料飲水與照顧。等待花生田收成後,大伙也將花生藤提供給牛隻的主人家,作為牛隻過冬的飼料來源。

牛若生病了,也得求神問卜,尋求解決。許家村民飼養的牛生病了,主人問症於鸞堂神明。神明降鸞回覆:「牛隻因有陰事作祟,拖延甚久至今已嚴重。百葉失靈,雖有獸醫治療,用藥不當,至今難癒。本真施解,賜令符化淨及縛牛角,用藥物及蛋仁灌入胃中,早晚各一次。」這些照顧生病牛隻的偏方,各地也不盡相同。

許家村的牛隻從1932年的147頭,到民國90年左右剩3頭,目前已完全無人飼養。今日,澎湖的荒野所見到的牛隻絕大多數是肉牛而非耕牛,能有牛隻耕田的人家是一種幸福。而我們脫離了土裡土氣,也離我們的祖先越來越遠。

許玉河/20191027

 


:::

雷達回波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