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學設計》「貝」受注目-沙灘尋寶記
活動單元檢核表
單 元 名 稱 |
活動名稱 |
十大基本能力 |
分段能力指標 |
多元智慧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|
綜合活動領域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1. 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|
2. 欣賞 、 |
3.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|
4. 表達溝通與分享 |
5. 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|
6. 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|
7. 規劃組織與實踐 |
8. 運用科技與資訊 |
9. 主動探索與研究 |
10 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1. 過程技能 |
2. 科學與技術認知 |
3. 科學本質 |
4. 科技的發展 |
5. 科學態度 |
6. 思考技能 |
7. 科學應用 |
8. 設計與製作 |
1. 自我認識 |
2. 生活經營 |
3. 社會參與 |
4. 保護自我與環境 |
1. 語文 |
2. 邏 輯 ∣ 數 學 |
3. 空間 |
4. 肢 體 ∣ 動 覺 |
5. 音樂 |
6. 人際 |
7. 內省 |
8. 自然觀察 |
||
﹁ 貝 ﹂ 受 注 目 ∣ 沙 灘 尋 寶 記 |
沙灘探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|||||||||
沙灘上的貝類世界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||||||||||||
貝類鑑賞家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ˇ |
教學設計
單元主題 |
「貝」受注目-沙灘尋寶記 |
類別 |
鄉土自然 |
設計者 |
許自由 |
教學年級 |
六年級 |
融入領域 |
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領域 |
教學時間 |
6節 |
能力指標 |
1-3-1-1能依規劃的實驗步驟來執行操作 |
||
單元目標 |
1.了解組成沙灘的成分 |
||
具體目標 |
1-1能運用估算方法測量長度 |
||
教學活動 |
活動一:沙灘探奇(第1節) |
||
參考資料 |
網站: 台灣貝類資料庫 http://shell.sinica.edu.tw
書籍: 巫文隆(2000),CITES珍稀貝類研究參考圖冊,行政院農委會。 巫文隆(2000),臺灣經濟性貝類研究參考圖冊,行政院農委會。 巫文隆(2005),貝-有殼的世界,嘉利博資訊。 洪國雄(1995),澎湖海邊常見的生物,澎縣文化。 胡忠恆、陶錫珍(1995),臺灣現生貝類彩色圖鑑,自然科學博物館。 張鎮國、巫文隆(2004),台灣貝類圖誌-台東綠島的麂眼螺超科,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。(英文) 陳育賢(2001),海岸生物(一)—臺灣潮間帶生物七○○種(一),渡假。 陳育賢(2001),海岸生物(二)—臺灣潮間帶生物七○○種(二),渡假。 陳育賢(2002),海岸生物(二)—臺灣海岸生態導覽,渡假。 菱田嘉一(2000),世界海產貝類大圖鑑,電器書院(日本)。 奧谷喬司(2000),日本近海產貝類圖鑑,東海大學(日本)。 趙世民(2003),臺灣礁岩海岸地圖,晨星。 賴景陽(1981),臺灣的貝類,自然科學文化。 賴景陽(1986),貝類簡介,台灣省博館。 賴景陽(1986),臺灣的海螺‧第一集,台灣省博館。 賴景陽(1987),臺灣的海螺‧第二集,台灣省博館。 賴景陽(1999),貝類,渡假。 賴景陽(2001),貝類(二)。 藍子樵(1985),貝類的世界,南天。 藍子樵(1986),貝類的秘密,台灣省博館。 |
活動一:沙灘探奇
教學要點:
讓學生以親身體驗的方式,接觸自己生活環境中的沙灘,更進一步的去保護沙灘,使環保的概念與意識深植學生的心中。透過親身的經驗,讓學生實地探查沙灘的組成、估算沙灘的長度等,使學生能進一步了解屬於自己周遭環境的沙灘,並察覺與發現沙灘的美麗,進而喜歡沙灘、愛護沙灘、保護沙灘。
教學流程:
教學目標 |
教學活動 |
資源 |
1-1
2
1-2 |
【解說與分組】
--第1節完-- |
學習單01: |
活動二:沙灘上的貝類世界
教學重點:
學生在對於沙灘初探中,應該已經發現沙灘的美麗可從不同面向觀賞,而沙灘的貝殼絕對是其中的重要一環,故除讓學生除欣賞它的美麗之外,更要讓學生了解它的科學意涵,也透過此一活動,讓學生能初步了解研究活動的選擇與進行。
教學流程:
教學目標 |
教學活動 |
資源 |
2-1
3-3 |
【活動與採集說明】
--第2、3節完-- |
採集盒
兒童教材:
游標尺
學習單01:
學習單02:
|
活動三:貝類鑑賞家
教學重點:
透過讓學生判定貝類種類的方式,使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書,並透過此一鑑定活動,訓練學生在高層綜合評鑑的能力,同時夠過網路的展示,使學生知道在網路世界,以及社會上是有許多資源可供運用,善用這些資源是能夠使自己的問題獲得良好的指導方向,甚至獲得解決。
教學流程:
教學目標 |
教學活動 |
資源 |
3-3
3-1
3-2
3-3
3-4 |
【展示與簡易分類】
--第4、5、6節完-- |
採集的貝殼
貝類工具書: 貝類工具書
可上網筆記型電腦
採集的破損貝殼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