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 & A》澎湖地質地形小百科

【三~四劃】

土壤發育層:岩石風化所形成之岩層,為風化作用的最終產物,由上而下之層序為表土、心土、風化岩及母岩。

小門嶼層:小門嶼地層含有鐵質石英沙或沙、泥層及殼灰岩兩層的露頭,其中以小門嶼最為明顯,故將此種地層稱為小門嶼層。

化石:古生物遺骸或其活動的遺跡。

文石:澎湖盛產的著名礦物,由碳酸鈣或碳酸鹽鐵組成的礦物,部分含有矽質的蛋白石,以及鐵質的褐鐵礦等,呈帶狀或葡萄球狀填充在玄武岩氣孔內,可稱為半寶石,其硬度約在3.5~4.5。

方山地形:玄武岩熔岩流冷卻成頂面平坦的熔岩台地。

方解石:澎湖文石的主要礦物之一,成分為CaCO3。

火口:熔岩流通道的出口。

火山角礫岩(集塊岩):粒度在4mm以上的火山碎屑物膠結而成。岩塊帶有稜角的火山礫稱為火山角礫岩;礫塊在64mm以上者可稱為集塊岩。

火山碎屑岩:由火山灰、火山屑、火山礫等碎屑物膠結所成的火山岩塊,可分為凝灰岩和火山角礫岩(集塊岩)。

火成岩:由熔融狀態的岩漿冷卻固結而形成,可分成細粒結晶的火山岩和粗粒結晶的深成岩;火山岩可分流紋岩、安山岩、玄武岩,深成岩亦可分花岡岩、閃長岩、輝長岩。


【五~六劃】

古紅土層:玄武岩風化成紅色土壤後,被後期的熔岩覆蓋其間而成。

玄武岩熔岩層:玄武岩熔岩冷卻後,呈層狀分佈。

玄武岩分類:澎湖玄武岩熔岩流是屬於基性的火山岩,即岩漿所含的SiO2含量在2%~45%;若含量近於52%為矽質玄武岩,近於45%為鹼性玄武岩。

生痕化石:古生物在砂岩活動留下的遺跡。

石英:造岩礦物之一,成分為SiO2。

石英砂層:由石英砂所組成的小礫石層。

石滬:澎湖先民利用在潮間帶的石塊砌成捕魚的陷阱。

地質年代:地質學上測量與描述時間的方式,用「代、世、元、紀、期」來描述地質時代,並以距今多少百萬年為計數單位。

多孔狀玄武岩:多孔狀玄武岩顧名思義便知此類玄武岩多氣孔,這些氣孔是岩漿在壓力減小時,氣泡逸散所留下的孔洞,而次生礦物或澎湖文石便發育其中。

有孔蟲:海洋中的微小生物,中間有小孔,軀殼大部份由碳酸鈣組成,普見於澎湖各沙灘。


【七~八劃】

沙丘:藉由風力將沙堆積而成的地形。

沙洲:凡是以沙為主要沉積物,在水底逐漸堆高,以致露出水面的地形皆稱之。

沙嘴:為沙洲的一種型態,是由沿岸流或海浪搬運泥沙在海岬或海岸轉折處沉積,形成一列高出水面的狹脊,一端深入海中,一端則連接陸地。

沉積岩:由岩石、礦物或生物遺骸等碎屑經沉積後膠結而成,可分成碎屑岩和生物岩;碎屑岩依顆粒大小可分成礫岩、砂岩、粉砂岩、頁岩,生物岩則是石灰岩。

岩脈:岩漿侵入周圍岩石的裂縫中凝固而形成近於板狀直立的岩體。

泥炭:古代溼地的植物被熔岩覆蓋後,炭化成含有泥質之炭化木等。


【九~十劃】

柱狀玄武岩:玄武岩熔岩流冷卻後,成柱狀節理貌。

紅土層:劇烈風化所形成的土壤,富含鐵鋁氧化物而成磚紅色。

風化表土:出露於玄武岩表層的土壤。

風化紋:玄武岩風化後,成圈帶狀或線形的紋線。

差異風化岩:玄武岩內之礦物受不同程度的風化作用後,形成表面大小不同的孔洞。

海崖:海岸受波浪侵蝕而成的陡崖。

海蝕平台:海浪淘刷海崖,久之,海崖逐漸崩退成與海面近乎同高的平台,稱之為海蝕平台。

海蝕拱門:深入海中的岩塊,兩側因受侵蝕而使兩側海蝕洞貫穿中空。

海蝕柱:若海蝕拱門的頂部陷落,使之與海崖分離,則形成海蝕柱。

海蝕洞:海崖底部在高潮線附近較脆弱或節理較發達的地方,受波浪淘洗成凹進的缺口。

海蝕風櫃洞:海蝕洞受潮水夾帶之風力,將洞內節理岩隙侵蝕成出風的孔洞。

海蝕溝:海岸被許多垂直海岸延伸方向的破裂面(節理)切割,而破裂面受侵蝕而擴大成溝狀的海溝。

海灘:海濱上有未膠結的沉積物堆積的地方,可分為沙灘和礫石灘。沙灘主要由碎屑的珊瑚、貝殼、有孔殼蟲等構成;礫石灘主要由玄武岩礫石所組成,部分由砂岩、集塊岩所組成。


【十一~十二劃】

崖錐:風化形成的岩塊或岩屑,自崖頂或崖壁向下崩落,在山腳下造成半錐狀的堆積。

球狀風化:岩石受風化作用形成似球狀的外形。

陸連島:受波浪侵蝕而分離的陸塊,或原先分離的島嶼,被後來沉積物堆積合併成一相連的島。

壺穴:礫石在海蝕平台上因海浪作用而鑽蝕,進而形成的的洞穴。

殼灰岩(層):沈積岩的一種,其完全由生物的介殼、遺骸堆積而成,其中混雜石英粒或黏土;而在生物碎屑中以有孔蟲最為常見,其膠結物均為細晶的方解石。

裂理:岩石受力破裂面的一種,其裂面呈不平整的平面,延長不遠,或裂面相交,或成脈絡狀。本書之裂理是指玄武岩的水平破裂面,與柱狀節理相互垂直之平面。

裙礁地形:澎湖四周海域遍佈著珊瑚礁,其中直接和陸地或島嶼相連的珊瑚礁即為裙礁地形。


【十三~十四劃】

微輝長斑岩:為侵入岩的一種,舊稱粗粒玄武岩,岩石呈暗灰色或灰黑色,緻密堅硬,主要礦物成分含斜長石、輝石的斑晶,礦物大致和玄武岩相同,因結晶成微晶狀,故稱之。

節理:熔岩在冷卻時,岩體向中心收縮,形成柱狀的破裂面,此種破裂面稱為節理。

節理花:微輝長斑岩多組的節理交織成放射狀的裂紋。

貓公石(蜂窩岩):玄武岩表面受到差異風化,加上岩性配合,又有流水、風浪或生物的侵蝕,而產生外形有無數蜂巢狀孔洞的岩石。

漁翁島層:澎湖群島的玄武岩,係熔岩多次從地底裂隙湧出地表冷卻而成,在地表上可見到2至4層的熔岩,其地質年代屬第三紀中新世的中期至晚期,此地層在漁翁島最清晰,稱為「漁翁島層」,由於此地層遍佈全澎各島,故以「漁翁島群層」稱之,或簡稱『澎湖層』。
熔岩:噴出地面的岩漿。

褐鐵礦:褐色的氧化鐵,成分是Fe2O3。


【十五~十六劃】

層理:層理是岩石成層狀的構造。在澎湖常見的層理有沈積岩的砂頁岩層,這種景觀在西嶼地區最為常見,也最具可看性。除砂頁岩層外,還有機會見到熔岩互層的層理,這種景觀以鳥嶼東北岸海崖最具代表性。

潮間帶:滿潮與乾潮之間的海域。

踏浪步道:島嶼間退潮時可相互通往的潮間帶步道。

緻密玄武岩:緻密狀玄武岩的形成是由於熔岩快速冷卻,使礦物結晶凝結成細晶,因此透過肉眼並無法分辨礦物的結晶,同時岩質緊密無氣孔存在。

凝灰岩:粒度在4mm以下的火山塵和火山灰固結而成的岩石,其具有沉積岩的特性。

凝灰岩粒級層:凝灰岩沈積後,其層理的層次清晰排列。

蕈狀岩:岩石風化並被侵蝕成蕈菇狀。

褶皺:褶皺是岩石受到壓力推擠後,局部發生傾斜或波浪狀的彎曲。


【十七劃以上】

斷層:岩層受應力作用而產生相對之移動便稱為斷層。

鐵質石英砂岩:石英砂岩夾含褐色的鐵質礦物稱之。

灘岩:一種由碳酸鈣膠結之生物堆積物,或由非生物碎屑之海濱沉積物膠結而成的岩石。

變質岩:岩石受化學作用、熱、壓力等因素轉變而成。澎湖僅以部分變質而見於花嶼。

 

▲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