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lider image 52
  • slider image 56
  • slider image 57
  • slider image 58
  • slider image 59
  • slider image 60
:::

0-0-2-34 紅羅罩?洪林罩?

紅羅村內有兩條小溪流經,一東一西,大的一條源自於太武山。林豪《澎湖廳志》西溪:源由太武山出,東北經西溪社前,其東為紅羅罩鄉,水由適中迴流而出,以入於海。紅羅村蓋可分為三甲,東邊頂甲包含東寮、南埔仔、西寮三個小單元。中甲則包含宮後,頂寮、下寮。下甲則分為溪墘及溪畔。依據蔡光庭的研究紅羅社係澎湖最早開發聚落之一,較早遷入的姓氏包括洪姓(東寮派)始祖洪管(1565-1611),萬曆中期即已徙澎,係徙澎第一戶人家;林氏崇禎年間徙入;洪氏(頂寮派、西寮派、下寮派、南浦派、溪墘派)和倪氏南明、永曆初期徒入;吳氏南明、永曆晚期徙入。其他尚有姚姓、蔡姓、王姓、陳姓等,相對晚於上述姓氏遷徙紅羅。

紅羅,清代文獻記載為「紅羅罩」或「洪林罩」。紅羅罩地名的由來普遍的說法是指黃昏之際紅霞滿天,恰似紅羅籠罩,因而稱為紅羅罩。又,紅羅係指紅色的輕軟絲織品,多用以制作婦女衣裙。準此,紅羅罩是以紅霞顏色而得名。另一說法,是以紅羅村洪、林兩姓是人口最多的兩個姓氏,形成大族,故名「洪林罩」。康熙28年(1689),蔣毓英《臺灣府志》:「西衛澳,去城西二里許。鼎圓仔澳,在東衛西,去東衛澳五里許。紅羅罩澳在東衛東,去東衛澳八里許。」高拱乾於康熙35年(1696)所著《臺灣府志》:「一曰洪林罩澳,在龜壁港之後,而大山嶼之北。南風發,可以泊船。」

兩者成書年代不過相差七年,卻有紅羅罩澳與洪林罩澳的差異。所代表的地名意義,也截然不同。紅羅罩,地方上熟知的台語發音為âng-nâ-tà,此處的nâ符合樹林(nâ)之意;洪林罩若是代表洪姓與林姓應讀為âng-lîm-tà。林以姓氏名,不讀nâ而讀lîm。洪林罩的說法,若從上述宗族遷徙澎湖的歷史來看,洪林兩姓於17世紀初寄居於此,歷經百年聚族而居成為地方上數一數二的宗族,乃至17世紀末出現洪林罩澳的地名來看似乎說得通。然而,lîm與nâ雖然都是林,意義卻南轅北轍。其次,紅羅村的兩條小溪流,一東一西注入海灣。眾所週知,紅樹林多生長在海水與河流交匯帶,河水所攜帶的泥沙、有機物,在河口沈降堆積,提供紅樹林生育的較佳條件。紅羅罩(âng-nâ-tà)若是解釋為有紅樹林的海灣,就語言文化與自然景觀上而言,似乎比洪林罩(âng-lîm-tà)洪林兩姓為大族的說法相對可信。而所謂黃昏之際紅霞滿天,又豈止此地看的見以種景色,以成紅羅之名。

林投、菓葉都是澎湖以植物為名的聚落或小地名。大嶼(七美)於清代有一處地名稱之為嘉丁尾鄉,嘉丁尾鄉以台語讀之即為茄萣尾鄉,為紅樹林中的海茄冬。紅羅罩海岸多泥灘地,又有沙砱橫亙東北西南,提供海漂植物紅樹林一處生長的棲地。爾後紅羅先祖開墾於此,或見此景觀,遂以此命名。

康熙59年(1720),陳文達等人編撰之《臺灣縣志》附澎湖各小澳嶼:「暗澳、小管港、東西衛、案山仔、洪藍罩、網垵、金雞澳......」,文中的洪藍罩,藍也是nâ的發音,以音借字罷了!否則,紅羅豈不又被染上一層「藍色的面紗」?

許玉河/20200712


:::

雷達回波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