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lider image 52
  • slider image 56
  • slider image 57
  • slider image 58
  • slider image 59
  • slider image 60
:::

0-0-0-44 小門:三角石與三角島

小門,明清的文獻或方志最早稱為丁字門。於史籍可稽者,最早可見於崇禎5年(1632)以後陳仁錫所纂輯之《皇明世法錄》:「西為西嶼頭,正夷、寇出入之道,有菓葉澳泉甚冽可以煑茗,稍北為竹篙灣,又西而為緝仔員,又西北為丁字門、水吼門,非乘潮舟不得出入,舊有右哨舟師守此,今并撥水、陸重兵協戍如蒔上,以防竊發。」

1684杜臻所著《澎湖臺灣紀略》:西嶼頭有山稍高,度可十六丈,可泊兵船四十餘。其險阨,曰內塹、外塹。稍北十里曰捤仔澳,可泊南北風船十餘,各有漁寮、水源(新圖又有大池角、小池角、吼硫塭、員門司、磺礁、外篙澳)。稍北二十里曰丁字門。其澳迫窄,僅可容四、五舟。有水源,無魚寮,為寇夷樵汲所至。從1632年至1684年50餘年間的發展,丁字門杳無人煙,不過為寇夷樵漁汲水的休息站而已,連魚寮亦無。

康熙37年(1698)郁永河《裨海紀遊》出現小門嶼而無丁字門,也就是17世紀末小門嶼知名已逐漸取代丁字門的說法。乾隆8年(1743)《澎湖志略》一書,胡格提及:小門並橫礁至媽宮水程三十里 小門汛,砲臺一、烟墩二。小門汛雖為國防上防守的重點,然而從澎湖輿圖觀之,汛塘戍防所在位置為竹篙灣而非小門,故而竹篙灣留有多處烟墩的地名。

乾隆34年(1769)《澎湖紀略》西嶼澳中並無小門社,蔣鏞的《澎湖續編》(1832)一書中亦全無小門一語。故而,小門在18世紀中期,當時人上西若非尚無人居,就是人煙稀少附屬於竹篙灣而未被認定為獨立的「社」。蔡光庭對小門姓氏的研究,推算小門最早遷入的姓氏也在乾隆朝之後,大致與方志上的記載吻合。直至清末,林豪於光緒19年(1893)的《澎湖廳志》書中,始將小門社列入西嶼澳。
1844年6-8月Richard Collinson搭乘Plover號來澎湖做水文調查,並測繪<澎湖群島海圖>(Pescadore Islands surveyed by Adml. R.Collinson. R. N.),Richard Collinson將小門嶼命名為Triangle I.-三角島。爾後,法國語日本也因襲此說。無獨有偶,現今連接竹灣村及小門村之澎2線道的山頭即名為三角石。昔日,小門村民進出村莊的通道位於村莊東南側附近的水泥小徑,穿越兩座小山中間,再由震義宮左側進入。村民有鑑於上山下山往來不便,試圖截彎取直,打通三角石。然而,村民害怕觸犯山靈,於是乃請示震義宮溫府王爺的意見,主公進駕表示基於方便村民的生活,只能同意。貫通三角石的道路遂於民國71年(1982)開挖道路,民國73年底(1984)完工,三角石遂被一分為二。三角石被一分為二,三角塔遂被孤立於山頂。附近居民祭拜塔公時,也只能在山下的水泥平台遙祭。

小門之名,以丁字門稱者,以其外型如丁字。以小門稱之者,有認為最初只有五、六戶人家,門戶稀少故曰小門;有以通道位於兩座小山丘之間,其形如門而得名。然而,17世紀末,小門地區毫無人煙魚寮,以門戶稀少或位於兩山之間進出的通道而得名,過於牽強。門者:陸路、水路的重要通道,例如鹿耳門。小門嶼與漁翁島之間隔著一條水道,未有人烟、卻是重要的戍防之地,形勢險要,故以此小水道而名之為小門。至於Richard Collinson將小門名之為三角島,是否就是因為三角石之故,留給我們諸多想像的空間。

許玉河/20190804

 

 

 


:::

雷達回波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