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lider image 52
  • slider image 56
  • slider image 57
  • slider image 58
  • slider image 59
  • slider image 60
:::

0-0-0-45 墨嶼、目嶼與目斗嶼

張朝勝等人發表於《硓古石》第95期<消失的島嶼?承質嶼和墨嶼>認為:《裨海紀遊(1697)》所謂「墨嶼」比較像是位於澎湖北海的島嶼。《臺灣志略(1738)》中「墨嶼」應與「花嶼」和「草嶼」位於同一區域。《重修臺灣府志(1747)》,所附「澎湖廳圖」標誌「墨嶼」於「花嶼」、「大猫嶼」、「小猫嶼」以及「草嶼」附近,並闡述其方位在「在廳治西,水程八十里。」《續修臺灣府志(1763)》所附「澎湖廳圖」與《重修臺灣府志(1747)》的附圖極為相似,對於「墨嶼」和「草嶼」的描述亦如上述,因此,幾可確認「墨嶼」就在「草嶼」周遭。自此而後,清代方志和日治時期的文獻便幾乎沒有提及「墨嶼」。直到李紹章(1960)於《澎湖縣誌》中整理出「歷代志書遊記所載澎湖島嶼名稱表」,其中對於「墨嶼」的解釋為「小猫嶼附近之數岩礁」。張朝勝等人再以近代的《臺灣地名辭書 卷六 澎湖縣》來看,「草嶼」南方連綿的岩礁群現被稱為「南塭」,因此,本文傾向於認為昔日方志所指涉的「墨嶼」即為今日的「南塭」,至於「墨」的字音,與閩南語「沒(bu̍t)」字相近,有「沉落水(tiâm-lo̍h tsúi)」之意,故以「南塭」半浮半沉於水面的情況,頗符釋義。

筆者試提出另一種不同的看法。墨嶼,清代初期澎湖64島嶼之一。初見於1697年後成書的《裨海紀遊》,此書介紹澎湖凡六十四島澳,由南而北曰:「南天嶼、草嶼、西嶼坪、貓嶼、布袋澳、八罩山、東嶼坪……」;次則為「豬母落水、桶盤嶼、月眉後鼻、西嶼頭、風櫃尾、雞籠嶼、鐵線灣、紅毛城、四角嶼、雙頭掛、暗澳、案山仔、林投仔、牛心嶼…….」,北則為「赤崁仔、小門嶼、陰嶼、土地公嶼、椗鉤嶼、姑婆嶼、雞善嶼、籃飯嶼、島嶼、員貝嶼、吉貝嶼、墨嶼,悉斷續不相聯屬,彼此相望,在烟波縹緲間。」 可惜的是,《裨海紀遊》並無附圖可供進一步的探討。
成書於1736之後的《澎湖臺灣志略》雖有「澎湖輿圖」,圖上並未出現「墨嶼」的所在。然而,在<疆域>部分:「…..赤崁仔、小門嶼、陰嶼、土地公嶼、椗鉤嶼、姑婆嶼、鳥嶼、員貝嶼、吉貝嶼、墨嶼」來描述墨嶼的地理位置,<里程>之部亦言及:「目嶼至媽宮水程八十里。吉貝嶼至媽宮水程六十五里。」 顯然吉貝以北為目嶼,也就是墨嶼的所在,目嶼即是墨嶼。

1747年修撰而成的《重修臺灣府志》,<澎湖廳圖>中諸多島嶼的位置嚴重錯置、極其混亂。 例如,吉貝位於鎮海澳與大山嶼之間;「丁字門嶼:在廳治西北,水程三十里。即小門澳」,然而該圖卻將小門澳畫在西嶼澳的北邊,丁字門嶼又出現西嶼澳以南、花嶼附近,呈現互相矛盾的現象。原本應位於北方的墨嶼變成在花嶼之南:「墨嶼:在廳治西,水程八十里」;姑婆嶼以北仍是目嶼:「在廳治北,水程八十里。形如人眼,又名月眉。」《重修臺灣府志》此書顯然參考之前的方志,然而卻對澎湖島嶼的地理形勢一知半解,張冠李戴,將同一個島嶼「目嶼、墨嶼」視為兩個,南北各塞一個。「丁字門嶼與小門澳」,也是相同的情形。
1769年後成書的《澎湖紀略》:目嶼則位於澎湖西北,距廳治水程六十里」,<澎湖全圖>則誤書為日嶼。《澎湖紀略》對目嶼有進一步的闡釋:「有石硐,大約十餘丈,內頗幽邃,有石榻石几。或入探之,覺陰森之氣悚人毛髮」, 從此文字描述,做顯然有真正的踏查或採訪當地人的說法,此石硐於今猶存。1893年後出版的《澎湖廳志》於大山嶼西北之部仍稱為目嶼,然在<澎湖全圖>則調整其位置於吉貝之北。至於墨嶼,兩本詳載清代澎湖的志書則隻字未提。
日治時期,日人稱目嶼為北島,並在島上設立「北島燈塔」。北島之名實原於1844年6-8月英國海軍上校Richard Collinson搭乘Plover號來澎湖做水文調查,並繪製一張澎湖地圖<Pescadore Islands surveyed by Adml>。此圖將目嶼稱為North I.,亦及北方之島。日人沿襲英國的說法,乃將目嶼稱為北島。

1960年,李紹章所著之《澎湖縣志 卷一疆域志》又將墨嶼與目嶼分別羅列,目嶼有月眉、目斗嶼的別稱。墨嶼則於備考欄註解為「小猫嶼附近之數岩礁」。 李紹章於此篇的參考書目列有《續修臺灣府志》,顯然也受此書影響而將墨嶼與目嶼誤為兩個不同的島嶼。
目嶼,吉貝居民也習以目斗稱之,也是其傳統的領域範圍。目嶼及墨嶼,目斗即墨斗。目斗除了南岸有少數珠母菜、馬尼拉芝、黃花雞菘等植物生長之外,全島幾為黝黑堅硬的玄武岩地形發達,從顏色而言確實如墨之黑。居民也因其形如墨斗而轉音稱為目斗。以月眉稱呼目嶼,則為文人雅士之作。

目斗嶼,自18世紀中期,已為吉貝居民的漁業場域,或石滬捕魚或冬季採集紫菜。《臺灣總督府檔案》中的〈北島燈臺建設敷地取調〉書記載,明治32年(1899)目斗嶼島上有瓦房一座,為吉貝居民「楊墻」及其他13 名島民的祖先於「一百五十年前」所建造。此14位瓦房的擁有者,應為目斗嶼石滬的建造者。這三座石滬分別為舊滬、新滬及西坪口。明治32年(1899)的調查稱每年平均的漁獲收入約有4,500円,漁利資源之豐富,號稱吉貝周遭諸島第一。」 故而日治時期目斗嶼石滬滬主謝國俊,捐義金七十圓於武聖殿,並從目斗嶼石滬漁業創建一份共十五份,永作廟中公費。從民國50年左右目斗嶼的照片,依稀可以看到瓦房、魚灶與土地公廟的存在。

「目」與「墨」的臺語「ba̍k」發音一致,因此造成書寫選擇之異。讓後人誤以為「目嶼」與「墨嶼」兩者一南一北,實為指涉同一個島嶼,也就是今日吉貝北方的目斗嶼,英人與日人所稱呼的North I.-北島。

許玉河/20190912

   

 


:::

雷達回波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