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lider image 52
  • slider image 56
  • slider image 57
  • slider image 58
  • slider image 59
  • slider image 60
:::

0-0-0-37 從三山宮變蜩鳴宮

白沙鄉小赤村,舊名小赤崁;村廟蜩鳴宮舊名為三山宮。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32年(1899)乙種永久保存第27卷<社寺廟宇調>的資料顯示:明治30年(1897)12月底的調查,小赤崁寺廟為三山宮,創建於140年前,有十二坪大。依此推算,三山宮約創建於1750年前後。廟中現存最早匾額「威光海國」,即為乾隆18年(1753)船戶林大吉所敬獻。另一塊匾「格被神恩」,上款:咸豐元年端月吉旦;下款:本鄉弟子公立,顯示三山宮在咸豐元年(1851)應有改建之舉。昭和12年(1937) ,南瀛佛教會出版之<澎湖寺廟調查>登載,三山宮已改名為蜩鳴宮。

蜩鳴宮左前方的金爐旁有一塊民國58年(1969)改建石碑,此次改建從民國48年(1959)成立改建委員會,民國52年(1963)動工,直至民國58年(1969) 方才完成,前後歷經10年。林兩震先生捐款6,000元,當時他一個月的薪俸才250元左右,是種了三年高粱才繳完款項,可見當時募款改建不易。其次,石碑亦記載,三山宮於己亥年(1899) 改建為四點金型式。己亥年此次改建,極可能是三山宮轉變為蜩鳴宮的年代。縱合上述,蜩鳴創立於1753年代,1851年、1899年、1969年有改建之記錄。從1753至1851百年之間,理應還有一次改建,推測在19世紀初期。現今廟體,則為民國86年(1997)改建後之樣式。

三山宮之名,依林兩震先生表示,小赤村是由前山、長山,後山所包圍。前山位於宮廟之前,後山位於宮廟之後,長山則位於宮廟左側,故名。改名蜩鳴宮則與小赤村獨特的生物「蟬」有關。《澎湖廳志》題及:蟬,惟小赤嵌有之。「蜩」通「蟬」之意,詩經有「五月鳴蜩」。早年,前山、長山,後山林木遍布,蟬聲不絕於耳,先人遂以詩經之意將三山宮改為蜩鳴宮。《澎湖廳志》所載的澎湖林木有榕、鳥榕、苦楝、枸杞、檉柳,菓葉樹、紅茶椑、林投、竹、蘆等。而澎湖的蟬種以黃蟪蛄(Platypleura hilpa)為主,常棲息於木麻黃、檉柳等防風林之中。後來,林木遭到砍除,導致蟬失去棲地,轉而飛往講美。今日,於講美北側防風林確實可見黃蟪蛄之跡。

小赤村後山尚存一塊保甲林紀念碑:「御即位大典紀念保甲林 大正四年十月十日建設」。大正4年(1915)於此栽植的保甲林,以青枝仔-銀合歡、菓葉等為主。此片銀合歡林為小赤村蜩鳴宮的公共造產,在瓦斯尚未普及之前,村民砍伐銀合歡作為薪材,收入則歸蜩鳴宮所有。今日,後山、長山與前山多改種南洋杉,長山則尚殘留一片菓葉樹。

許玉河/20190303

#2019年1月13日與陳英豪一同口訪田調
#感謝精神矍鑠翁林兩震先生

 

 

 


:::

雷達回波圖